改进塑料光泽-消光剂和增亮剂
一、改进塑料光泽的方法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是提高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称为增亮改性;
另一方面是降低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称为消光改性。

塑料产品
二、塑料的增亮方法
塑料的增亮即提高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或光洁度,具体方法除原料的合理选取外,还有添加增亮方法、共混增亮方法、形态控制增亮方法、成型没备光洁度的控制、二次加工增亮方法及表面涂层增亮方法等。
三、塑料原料的选取
塑料原料的合理选取是提高塑料制品表面光洁度最基本的因素原料选取得好,则光泽度提高则容易;
反之,则比较困难。
塑料原料可以分成树脂和添加剂两大类。
四、树脂的选择
树脂本身的特征对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影响较大,是控制塑料制品表面光泽度的最有效方法。
其对相应塑料制品表面光泽的影响主要取决二于如下几个方面: ——树脂的品种
不同的树脂品种共相应制品的光泽性大不相同,一般认为下列树脂对应制品的光泽性比较好:
蜜胺树脂、ABS、PP、HIPS、PA、POM、PMMA及PPO等,其中蜜胺树脂和ABS两种光泽性最突出。
对同一种树脂而言,合成方法不同,其树脂对应制品光泽度也不相同。
例如:
a、对PP而言,不同聚合方法合成品种的光泽度大小如下:无规共聚PP>均聚PP>嵌段共聚PP。
b、对PE而言,三种不同品种的光泽度大小如下:LDPE>LLDPE>HDPE
c、对PVC而言,乳液法PVC树脂比悬浮法PVC树脂的光泽度高。
d、对于PS树脂而言,高抗冲聚笨乙烯(HIPS)的光泽度大于通用聚苯乙烯(GPPS)
五、树脂的特性
对同一种树脂而言。其具体特性不同,光泽度也不相同,在树脂的特性中对光泽度有影响的特性主要有如下几种。
a、熔体流动速率(MFR)一般越大。具相应制品的光泽度
b、分子量的影响 分子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子量分布宽度上。
分子量分布越宽,其相应制品的光泽度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分子量分布宽,材料的不规整性增大了。
c、吸水率的影响
吸水率高的树脂,吸水率对其相应制品的光泽度影响较大。
如分子中含有酯基(-COOR)及酞胺基(-CONH2)的PA、PI、PSF及PC等,如不进行干燥或干燥不彻底,会在制品表面产出水波纹、气泡、银丝、斑纹、毛疵等,从而使衣面光泽度大大下降。
(2)添加剂的选择
在所有的塑料用添加剂中,对光泽度影响最大的为填料;
其次还有增塑剂、稳定剂及阻燃剂等,但影响较小。
五、填料的影响
填料对光泽度的影响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a、填料的品种不同填料
不同填料品种对光泽度的影响,不同。除玻璃微珠外几乎所有的填料都会使填充制品的光泽度下降,只是下降幅度不同而已。
几种填料对填填充制品光泽度影响大小次序如下:
金属盐>玻璃纤维<滑石粉<云母
b、填料的形状
填料粒子的微观形状不同,对填充制品光泽度的影响也不同,其影响大小的次序为:
球状<粒状<针状
c、填料的粒度
填料的粒度越小,填抖制品的光泽度下降幅度小。
另外,填料粒度的分布宽度大小不同,对填充制品的光泽度影响也不同。
其影响规律为:填料粒度分布越宽,填充制品的表面光泽度越低。
这主要是因为填料的粒度范围相差越大,填充制品的表面越凸凹不平,入射光越易产生漫反射现象。
d、填料的填充量 填料的填充增大,填充制品的表面光泽度降低。
以CaCO3填充PP 体系为例,当CaCO3填充量为5%时,填充制品的表面光泽度为50%。
当CaCO3填充量为15%时,填充品的光泽度则下降为32%。
所谓消光,是指降低制品表面光泽,但肉眼观察制品表面的平整,光滑性不变,而且在经过成型加工后,制品的表面光泽无明显提升。
近年来,在各类塑料制品中,亚光类制品越来越收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在某些特殊场合,出于美学和技术上的要求,对制品的表面光泽也会提出一定的消光要求。
当制品中含有消光剂时,消光剂颗粒会在制品表面形成微观粗糙表面,当光线照射时,反射光线会发生改变,使制品光泽降低,达到消光目的。
以消光剂为母料核制成的母料,称为消光母料。
该类母料加入到塑料树脂中,可制得表面具有消光效果的塑料制品。
常用的消光剂有有机消光剂和无机消光剂,其中以无机消光剂最常用。
有机消光剂主要是蜡,如各类合成蜡、硬脂酸铅等金属皂类。
无机消光剂包括二氧化硅、硅藻土、高岭土、碳酸钙、云母粉、滑石粉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消光剂的种类不同,还应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和偶联剂等,如对无机消光剂而言,需用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酯类偶联剂对其表面进行有机处理。
通常情况下,消光剂的粒径应在1um以下,其在母料中的添加量以40%~60%为宜。
一方面是提高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称为增亮改性;
另一方面是降低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称为消光改性。

塑料产品
二、塑料的增亮方法
塑料的增亮即提高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或光洁度,具体方法除原料的合理选取外,还有添加增亮方法、共混增亮方法、形态控制增亮方法、成型没备光洁度的控制、二次加工增亮方法及表面涂层增亮方法等。
三、塑料原料的选取
塑料原料的合理选取是提高塑料制品表面光洁度最基本的因素原料选取得好,则光泽度提高则容易;
反之,则比较困难。
塑料原料可以分成树脂和添加剂两大类。
四、树脂的选择
树脂本身的特征对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影响较大,是控制塑料制品表面光泽度的最有效方法。
其对相应塑料制品表面光泽的影响主要取决二于如下几个方面: ——树脂的品种
不同的树脂品种共相应制品的光泽性大不相同,一般认为下列树脂对应制品的光泽性比较好:
蜜胺树脂、ABS、PP、HIPS、PA、POM、PMMA及PPO等,其中蜜胺树脂和ABS两种光泽性最突出。
对同一种树脂而言,合成方法不同,其树脂对应制品光泽度也不相同。
例如:
a、对PP而言,不同聚合方法合成品种的光泽度大小如下:无规共聚PP>均聚PP>嵌段共聚PP。
b、对PE而言,三种不同品种的光泽度大小如下:LDPE>LLDPE>HDPE
c、对PVC而言,乳液法PVC树脂比悬浮法PVC树脂的光泽度高。
d、对于PS树脂而言,高抗冲聚笨乙烯(HIPS)的光泽度大于通用聚苯乙烯(GPPS)
五、树脂的特性
对同一种树脂而言。其具体特性不同,光泽度也不相同,在树脂的特性中对光泽度有影响的特性主要有如下几种。
a、熔体流动速率(MFR)一般越大。具相应制品的光泽度
b、分子量的影响 分子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子量分布宽度上。
分子量分布越宽,其相应制品的光泽度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分子量分布宽,材料的不规整性增大了。
c、吸水率的影响
吸水率高的树脂,吸水率对其相应制品的光泽度影响较大。
如分子中含有酯基(-COOR)及酞胺基(-CONH2)的PA、PI、PSF及PC等,如不进行干燥或干燥不彻底,会在制品表面产出水波纹、气泡、银丝、斑纹、毛疵等,从而使衣面光泽度大大下降。
(2)添加剂的选择
在所有的塑料用添加剂中,对光泽度影响最大的为填料;
其次还有增塑剂、稳定剂及阻燃剂等,但影响较小。
五、填料的影响
填料对光泽度的影响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a、填料的品种不同填料
不同填料品种对光泽度的影响,不同。除玻璃微珠外几乎所有的填料都会使填充制品的光泽度下降,只是下降幅度不同而已。
几种填料对填填充制品光泽度影响大小次序如下:
金属盐>玻璃纤维<滑石粉<云母
b、填料的形状
填料粒子的微观形状不同,对填充制品光泽度的影响也不同,其影响大小的次序为:
球状<粒状<针状
c、填料的粒度
填料的粒度越小,填抖制品的光泽度下降幅度小。
另外,填料粒度的分布宽度大小不同,对填充制品的光泽度影响也不同。
其影响规律为:填料粒度分布越宽,填充制品的表面光泽度越低。
这主要是因为填料的粒度范围相差越大,填充制品的表面越凸凹不平,入射光越易产生漫反射现象。
d、填料的填充量 填料的填充增大,填充制品的表面光泽度降低。
以CaCO3填充PP 体系为例,当CaCO3填充量为5%时,填充制品的表面光泽度为50%。
当CaCO3填充量为15%时,填充品的光泽度则下降为32%。
所谓消光,是指降低制品表面光泽,但肉眼观察制品表面的平整,光滑性不变,而且在经过成型加工后,制品的表面光泽无明显提升。
近年来,在各类塑料制品中,亚光类制品越来越收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在某些特殊场合,出于美学和技术上的要求,对制品的表面光泽也会提出一定的消光要求。
当制品中含有消光剂时,消光剂颗粒会在制品表面形成微观粗糙表面,当光线照射时,反射光线会发生改变,使制品光泽降低,达到消光目的。
以消光剂为母料核制成的母料,称为消光母料。
该类母料加入到塑料树脂中,可制得表面具有消光效果的塑料制品。
常用的消光剂有有机消光剂和无机消光剂,其中以无机消光剂最常用。
有机消光剂主要是蜡,如各类合成蜡、硬脂酸铅等金属皂类。
无机消光剂包括二氧化硅、硅藻土、高岭土、碳酸钙、云母粉、滑石粉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消光剂的种类不同,还应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和偶联剂等,如对无机消光剂而言,需用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酯类偶联剂对其表面进行有机处理。
通常情况下,消光剂的粒径应在1um以下,其在母料中的添加量以40%~60%为宜。
所有消光剂、消烟剂样品均可免费试用100g-500g 联系人:李先生 联系手机:13962118993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月苑街57号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月苑街57号
电话:+86-0512-65235847
传真:+86-0512-65241003
上一篇:消光剂等常用助剂知识大全 下一篇:二氧化硅不只消光剂的用途,还有这些功能。